RSS2.0

Firefox 3

跟帖举报成诬告陷害嫌疑人——一个普通网民经历的株洲“帖案”,警方称如罪名成立将严惩

2008年10月29日星期三


+ f9 A/ e0 i7 L7 Y  株洲市纪委书记杨平称将努力构建网 络反腐平台,并使网络反腐走向制度化。8月13日,湖南株洲市纪委、监察局出台了《关于建立网络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的暂行办法》,把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杨平 实名上网、倡导网络反腐的“个人行为”变成了市纪委的“集体行为”。该办法被称为全国第一个网络反腐文件。资料图片
7 m& D0 M* {* Z, ]& C0 F株洲网论坛株洲,综合,论坛4 g% b O8 Z6 D& u
株洲,株洲网,湖南,新闻,论坛,综合,本地,炎陵,炎帝) z+ K7 e. Y4 ?- q( i" ~8 m

8 V) Z0 [8 Q1 }4 wbbs.zhuzhouwang.com警方至今还没归还电脑主机,邓海平再也不敢登录论坛发帖,害怕“又被抓起来”。
0 h6 v& R- g. U株洲,株洲网,湖南,新闻,论坛,综合,本地,炎陵,炎帝
* A( M, p! _2 d+ {- a株洲,综合,论坛
# |, O2 I* p% n) B% N
1 C$ |! k# i9 Xbbs.zhuzhouwang.com邓海平跟帖时贴在红网株洲论坛的警车照片。bbs.zhuzhouwang.com; V1 a8 t& x0 z3 ^
: l) I1 d& J6 |
株洲网论坛& u8 \3 L9 m3 {# u

4 J) Y0 d! C8 V7 A& m* ?+ s株洲网论坛警方技术人员搜查邓海平笔记本电脑时留在其电脑中的影像。株洲网论坛2 f, m1 i* U# @5 V3 s9 z# S

N, V& I3 e/ J, F3 G5 R# H株洲,综合,论坛跟帖举报成诬告陷害嫌疑人bbs.zhuzhouwang.com7 t( I2 i/ I0 w5 T4 k
一个普通网民经历的株洲“帖案”,警方称如罪名成立将严惩
2 W* n. P; n* g% p* ~! x6 c/ _株洲,株洲网,湖南,新闻,论坛,综合,本地,炎陵,炎帝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8年10月29日 来源: 南方都市报
/ ?; A5 M# ]3 I) h# M, ?8 u株洲网论坛
1 _+ i2 ]# L$ s# [+ D□采写/摄影:本报记者龙志 

“我认为最接近中南海的是网络,最接近网络的是百姓,中南海高层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原汁原味的民意”

“网民要告状的话,网络是一个很好的武器,在网络上说的话都是真心的,我们平时开会当面都不敢说的话,在网络上面可以说”。

——株洲市纪委书记杨平

湖南株洲市纪委书记杨平正在借助网络,构建一个覆盖当地社会的网络反腐平台。他的一系列举措被认为是开启一场国内反腐领域的新变革。

然而当一名网友在此跟帖举报违规警车却被警方数次传唤调查,成为诬告陷害嫌疑人后,这个平台遭遇了质疑。

有律师担忧,警方是正常调查还是打击报复,界限很难划清,否则难以解释“一个普通的网络事件,何以要花费如此大精力,甚至不惜动用国保大队来查处网民”。

而在“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6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首次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语)的今天,互联网已成为政府了 解民情、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在宏伟的反腐大计面前,如何区分网络举报与污蔑诽谤乃至诬告陷害等现实的“细节”?株洲网络反腐的瓶颈,也反映了当前网络话 语与法律空隙的现实冲突。

举报“警车”

一家三口被警察带走

短短两周内,邓海平被株洲市荷塘区公安局国保大队询问调查6次,做笔录7份,共20多页。警方检查了邓海平两台电脑里所有的信息资料,台式电脑主机至今尚未归还


午后,邓海平向记者讲述了8月下旬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噩梦,除了持续至今的恐惧,印证这段回忆的还有空荡荡的电脑桌——电脑主机被公安局国保大队拆走后,再也没有拿回来。

36岁的邓海平是一个标准的网友。在他简单装修的家中,有一间10多平米的书房,两张电脑桌和纠缠在一起的数据线占据了半壁屋子,他说,“下班后的时间,多半花在这里面”。与书架上零星的书本相比,网络世界无疑更缤纷多彩。

从今年6月起,他几乎只流连一个网站——红网株洲论坛。这本是他所在城市的网友交流集散地,自当地纪委书记在论坛里实名上网后,这里成了投诉举报的反腐网,人气达到顶峰。

8月20日,在一篇主题为《株洲市湘运集团涉黑采用暴力企图垄断经营》的帖子里,网友dai168举报该湘运集团董事长朱远东有两台专车,其中一台为湘B-0309警的警车。

邓海平的妻子曾是湘运集团的员工,一年前,他在妻子原单位拍到过这辆警车。于是,在跟帖中,邓海平将警车照片发到了网上。

此帖引起了纪检部门的重视,两天后,株洲市纪委批示由市公安局纪委负责办理。

8月25日,株洲市纪委书记杨平在网上发布《关于株洲湘运集团“警车”问题的调查结果通告》称:株洲市湘运集团董事长驾驶的这辆警车,为荷塘公安分局所 有。市公安局警务督察处已将“湘B-0309警”车的警用牌照收回,并督促拆下警灯,要求该公司在未办理好过户手续前不得继续使用该车。下一步,市公安局 将督促荷塘公安分局限期办好该车过户手续,进一步加强警车及车牌管理。

邓海平一整天都沉浸在亢奋中,直到晚上8点,荷塘公安分局国保大队两名警察自称通过技术手段查到他的IP地址。警察带走了邓海平一家三口,以及他的两台电脑。

笔录从晚上8点多持续到第二天上午11点,除了当晚他的妻儿被送回家外,邓海平一直被留置在国保大队办公室。

国保大队副大队长唐湘林要求邓海平口述一份“供词”,要求讲清楚为什么要上网跟帖。当晚的第二份笔录,则是要邓海平承认公然侮辱株洲湘运集团领导。邓海平认为与事实不符,拒绝在笔录上签字。

26日上午11点多,干警晏晓强把笔录改了又改,抄了又抄之后,邓海平在笔录上签字,才获准离开。

第二天,邓海平又被传唤到国保大队,这次由唐湘林在办公室一个人询问并记录。主要内容仍是要邓海平承认公然侮辱湘运集团领导。

警察将邓海平两台电脑送检后,打印出了13页登录红网的跟帖记录。

短短两周内,邓海平被株洲市荷塘区公安局国保大队询问调查6次,做笔录7份,共20多页;他的妻子同时也被干警到工作单位找了三次,做了一次笔录(2页)。警方检查了两台电脑里所有信息资料,才让邓海平带走笔记本电脑,但台式电脑主机至今尚未归还。

“此外,警方始终没有出具传唤通知书和扣押文书,明显违反办案程序,”在邓海平的办公室,一名女同事向记者证实,9月3日,两名警察最后一次到办公室问 话时,带来了传唤文件,但要求签收时间为8月25日。当事人坚持要写当天日期,警察一把抢走了文书,恼怒地说,“你不签字,走着瞧!”

在响荡着回声的房间里,邓海平说,“在网络时代,这样的事还会发生。你想想,当你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在自己的私密空间里说话,在网上浏览网页、跟帖,说的每一句话,写下每一个字,时刻有双眼睛在盯着你,监视着你,你坐立不安,心生恐惧。这就是我现在的感觉。”

网络反腐

纪委书记和他的“粉丝”

实名上网的纪委书记杨平依靠网友举报,由此搭建了网络反腐平台。9月11日,邓海平接到杨平的鼓励电话;9月下旬,杨平接受采访时表示“听到有网友被抓非常气愤”,10月中旬,他的愤怒转为谨慎:“这件事很敏感”


在警察放下狠话一周后,红网株洲论坛版主湘江品论获悉邓海平的遭遇,他告诉邓海平,市纪委信访室约他面谈,并再三强调必须是真实的。

一个普通网民因网络反腐而要承受代价,这位版主说,即便是公安方面来找,也要坚定立场与原则,坚定事实,不能轻易妥协,否则,红网方面就不好办,很难堪。

网民的身份之外,现实中的邓海平是株洲市一医院离退休办的科员,一个5岁孩子的父亲和一名超市女会计的丈夫。在他的办公室里,终日坐满了打麻将的老人们,他每天要处理的尽是一些琐碎事,并在嘈杂喧闹中上班下班。

对于一个按部就班过日子的人来说,这个年纪,锋芒基本消磨殆尽。现实中,邓海平被惯性推着走,他仅有的激情,是驰骋在另一个世界的时候。

对于中国而言,电脑的出现和互联网的兴起,有着更特殊的意义。多年持续飙升的GDP,伴随着物价疯涨、高失业率和低就业率、贫富差距加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神奇的互联网为中国人打开了另一个想象空间,同时也暂时缓解了生活重压下的情绪。

当邓海平还仅仅是在网络世界里畅游时,今年5月,株洲市纪委书记杨平决定实名上网。此前,中国政府官员公开上网、开设博客,甚至与网友座谈屡见不鲜。6 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首次与网友在线交流,并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政府意识到,互联网是了解民情、汇 聚民智的重要渠道。

“我认为最接近中南海的是网络,最接近网络的是百姓,中南海高层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原汁原味的民意”,杨平在其帖子《离中南海最近的是网络》中写道。他的志向是,通过借助这张无形而又无边的网,构建一个覆盖整个社会的网络反腐平台。

“网民要告状的话,网络是一个很好的武器,”他对媒体说,“在网络上说的话都是真心的,我们平时开会当面都不敢说的话,在网络上面可以说”。

很快,杨平在红网株洲论坛开辟了“信访举报”、“优化效能投诉”、“反腐谏言”、“结果反馈”四个板块,依靠网友举报,由此搭建了网络反腐平台。随着媒体报道的频繁,其个人也因此成为众网友追捧对象。

邓海平正是其拥趸之一,他和妻子自诩是“杨平的粉丝”。他的两个网名,“湘江夜话”和“4朱远东”。注册时间分别是6月28日和7月13日。他在红网株洲论坛发表的第一个帖子是:评杨平《离中南海最近的是网络》。

9月11日早上8点,邓海平接到了株洲市纪委书记杨平的电话,鼓励他要相信党委组织部门,组织上一定会查明事实真相。

“听到有网友被抓,当时非常气愤,”杨平在9月下旬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除了打电话给邓海平,他甚至在网上发帖表达了自己的愤怒情绪。在他看来,邓海平事件,是对他搭建起的网络反腐平台的一次考验。

“你要相信,网络比现实更有力量,”邓海平说。红网株洲论坛专门开辟了邓海平事件的帖子,如今又有了杨平的承诺和支持,在邓海平看来,很快,他就可以一洗清白。

然而,10月中旬,当记者在办公室采访杨平时,他由当初的愤怒转为谨慎和敏感,语气判若两人,“在接到举报信后,纪委专门调查过,这件事,公安部门绝对是正确的,”他说,“调查结论不对外公布,媒体也不要报道了,这件事很敏感。”

记者追问敏感在哪里,杨平拒绝谈论此事。

警方调查

“认定他转帖是打击报复”

警方做笔录时,曾认定邓海平的网名“4朱远东”就是对领导的侮辱。株洲市公安局荷塘分局副局长周启明认为,邓海平转帖完全是出于泄愤;转帖内容没有经过核实考证,构成了捏造事实


令杨平感到敏感的事,在株洲市公安局荷塘分局得到答复。

10月中旬,分局副局长周启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否认了邓海平是因为公布警车照片而招致报复。他说,邓是因涉嫌诬告陷害罪,才被警方立案传唤。

周启明说,7月,株洲湘运集团在改制之后,一些职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于是他们捏造了湘运集团董事长朱远东“非法侵占国有资产、排除异己、生活腐化,甚至包养情妇等9条罪状,一直以张贴传单、网上发帖的形式,到处散播”。

对于周启明而言,一个更大背景是,事情发生在奥运期间,稳定是奥运安保工作的重中之重。7月22日,荷塘区公安分局与政法委协商后,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罪,对相关人员立案调查。

周启明向记者强调,诬告陷害罪不同于诽谤罪。诽谤罪因其自诉案件的特性,通常是受害人向法院起诉,警方通常不会采取手段。而诬告陷害,警方有权侦办。刑 法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据周启明介绍,警方一共传唤了三人,包括网友dai168以及一名跑到成都发帖的湘运职工,邓海平是警方调查的在网上散布谣言的第三个对象。

记者查询到,在邓海平所有跟帖中,涉及到株洲湘运集团以及朱远东的帖子为一封《关于企业领导非法改制、贱卖、侵吞国有资产及非法集资的情况》的举报信,由15名湘运职工签名,信中列数了朱远东在改制过程中11处问题,甚至还公布了朱远东“情妇”的名字。

邓海平说,“举报信是从其他帖子里复制过来,因为那段时间论坛里都在谈论湘运公司的事情,所以跟了帖。”

警方做笔录时,曾认定邓海平的网名“4朱远东”就是对领导的侮辱。周启明说,“邓海平转朱远东的帖子是有背景的,邓的妻子曾是湘运职工,2004年休完产假后,不服从公司安排而被除名。之后夫妻俩一直耿耿于怀。转帖完全是出于泄愤,对朱远东不满。”

邓海平出具了一份诉讼状,上面显示,2007年12月24日,株洲市荷塘区人民法院依据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湘高法(2002)154号《紧急通知》:企业改制中,职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后,拖欠工资等问题,属于特殊现象。对邓海平妻子与湘运集团的诉讼不予立案审理。

“我妻子和湘运集团之间有诉讼案,但并不能说明有关湘运的帖子就是报复。帖子已经发在红网论坛里有一段时间,而且有很多跟帖,这是通过了网管和版主的审 核,”邓海平承认这些帖子没有经过自己核实,“至于‘4朱远东’这个网名,并不是像警察所说,寓意让朱远东去死,也没有侮辱的意思,所有跟帖都是复制转发 别人。” 

“如果没有邓海平妻子的诉讼案,我们还不好办,正是因为有了私人恩怨在里面,我们才认定他打击报复,”周启明认为,一、邓海平出于个人目的,打击报复董事长,想从名誉上搞臭朱远东;二、转帖内容没有经过核实考证,构成了捏造事实。

当记者提出察看立案书和笔录时,周启明表示,必须通过市公安局政治部同意才行。“这个案子铁定是没错,市纪委也派人来查过,结论是肯定了我们的做法。”

周启明说,警方在8月25日传唤邓海平,与当天市纪委发布《关于株洲湘运集团“警车”问题的调查结果通告》同一天,纯属巧合,“现在说来,我们甚至不知道有这回事。”

律师担忧

正常调查还是打击报复

“此前邓海平举报过警车,至少,警方应该避嫌。否则很难解释,对于一个普通的网络事件,要花费这么大精力,甚至不惜动用国保大队来查处网民。”罗律师担忧,在网络上,类似的事件只会越来越多


本报记者请了湖南天戈律师事务所罗秋林律师察看邓海平的帖子,他说从帖子内容上看,除公开了当事人“情妇”名字有污蔑嫌疑,并没有诬告陷害他人的依据。

罗秋林认为,警方以刑法243条为依据立案是错误的,诬告陷害罪是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而邓海平复制的帖子内容是有联系人和电 话的联名信。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很容易滋生腐败,公安部门得到线索后,应该去核查举报信中的内容。刑法243条也规定:不是有意诬害,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 实的,不适用诬告陷害罪。

至于警方是正常调查还是打击报复,界限很难划清,“此前邓海平举报过警车,至少,警方应该避嫌。否则很难解释,对于一个普通的网络事件,要花费这么大精力,甚至不惜动用国保大队来查处网民。”

罗律师担忧,在网络上,类似的事件只会越来越多。

十多年来,互联网使信息民主化的作用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但同时,网民的从众心理、非理性观念也容易通过BBS扩散。网络诽谤的案件目前不断在各地出现,法律上并没有关于网络诽谤的规定。在中国,网络诽谤可以看做诽谤的一种手段和形式。

在网络诽谤案件中,有可能涉及诽谤责任的主要有三方,即网络服务商、公告板服务商及图片、文字的作者。

记者看到,在杨平搭建的网络反腐平台——红网株洲论坛中,随处可见指名道姓的举报帖。

而8月13日,株洲市纪委、监察局发布了《关于建立网络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的暂行办法》,被称为国内首份网络反腐文件,杨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他相 信网络反腐机制将很快在全国推广开来。但在宏伟的反腐计划面前,如何把握区分举报、诽谤乃至诬告陷害等现实的“细节”问题,这位47岁的纪检官员显然没有 充分考虑。采访中,他拒绝回答记者的提问。

红网某版主说,一般论坛、博客提供的是一个平台供网友自由上传,每个网站不可能有那么多人力精力看完每一个文字,因此,一般网站都是采用投诉告知才处理的原则,接到相关投诉告知后,三天内处理完毕。采用的是与著作权相关的通知删除条款来执行的。

这名版主还称,红网论坛一直关注邓海平事件,直到有一天接到株洲市纪委的电话,对方说已经调查清楚了:因为当事人老婆工作调整的事情在多家网站发布攻击别人的言论,被人报案了,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他也承认了。于是红网沉下之前的帖子,不再继续关注。

“作为版主,我是站在网友的立场考虑多点,因为群众没有参与上层的决策,只能看表象,”红网株洲论坛版主湘江品论说。如今在他的论坛上,一旦发现涉及个人的名字,就加密指定“纪检监察信访”才能查看。他也认为,公安机关是正常调查还是打击报复,很难划清界限。

因为警方至今还没有归还电脑主机,邓海平仍在等待杨平的消息,只是再也不敢用网名登录论坛,害怕“一发帖又被抓起来。”他以为,只要等到纪委的消息,一切都会结束。

但周启明不这样认为,他说,“事情还没完,并不是这样就了结了。我们已经口头向省公安厅请示,如果构成诬告陷害,将毫不犹豫,决不手软对他进行惩处。”

(《潇湘晨报》记者薛小林对本文亦有贡献)


( f6 s' Q4 D- g( y/ h株洲,综合,论坛本文地址:http://www.nanfangdaily.com.cn/epaper/nfds/content/20081029/ArticelA16002FM.htm

0 意見: